意思解释:拼音|chāidōngqiángbǔxīqiáng||注音|ㄔㄞㄉㄨㄥㄑ一ㄤˊㄅㄨˇㄒ一ㄑ一ㄤˊ||解释|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||出处|《中国民歌资料纳布鞋》:“拆东墙,补西墙,先要
意思解释:拼音|jiēzhàihuánzhài||注音|ㄐ一ㄝㄓㄞˋㄏㄨㄢˊㄓㄞˋ||解释|揭:举;揭债:借债。用借债的办法还债,亏空会始终存在。形容于事无补。||出处|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0回:“那才是揭债还债,窟窿常在。”||用法|作宾语、定
意思解释:词语解释⒈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。同“拆东补西”。国语辞典拆西补东[chāixībǔdōng]⒈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。也作「拆东补西」。引《全唐诗·卷八〇六·寒山诗》:「与道殊悬远,拆西补东尔。」
意思解释:词语解释拆东墙补西墙[chāidōngqiángbǔxīqiáng]⒈同“拆东补西”。引证解释⒈同“拆东补西”。引《中国民歌资料·纳布鞋》:“拆东墙,补西墙,先要顾前方。”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《新华文摘》1981年第11期:“戚祖
意思解释:词语解释⒈揭债:借债。用借债的办法还债,亏空始终存在。
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,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处理!
Copyright © 2025 汉语词典www.chaxunwa.com/zd All Rights Reserved ICP12346
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合作/投诉联系QQ: